诸军训练仍嫌不够,要我们地军团诸军轮番休整训练,同时学习操作铁甲车。我知道接下来铁甲车会成为我们的主要战具,必须要练得熟练之极,所以上半年除了训练枪马兵法,每天倒有半天在训练铁甲车。经过改良,现在的铁甲车动力已大为加强,转动也灵活得多了,只是有一点却毫无办法,就是热。
铁甲车四壁都是铁甲,出入口在车顶,里面又满是机括,所以行驶时热极了。如果是冬天,那倒是得其所哉,在里面穿单衣也正好,可假如是夏天的话,里面简直是个蒸笼,人在里面呆不了多久就会热得昏过去。我们刚开始配备铁甲车时,天还很冷,这个问题不算什么。因为地军团四部是轮训的,轮到我时天已有点热了,下午更是最热的时候,每天训练完,铁甲车里就是一股汗臭,那股又闷又潮又臭的气息中人欲呕,凡是第二批训练的人都以此为畏途,训练的效果也一直很差。我把这情形跟薛文亦说了,他想了好几天,说是要降温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车里的空气流动起来。他设计了一个风箱一样的东西,只消一拉动便可以向车中鼓风,温度一下便降了下来。虽然夏天时里面还是热,总算不会热到呆不下去的程度。到时里面备上一桶井水,也能撑下去。
装好了风箱,横野军的铁甲车训练才算重新踏上正轨。这一天,我正和曹闻道两人指挥着众人在操场上训练阵形。铁甲车攻守皆备,我一直在想假如能把铁甲车编入八阵图,那么八阵图的威力和防御能力必然会大幅增加。可是铁甲车转动终究不像人一样灵活,如果硬要八阵图与之配合,反而使得八阵图的灵活性大大降低。试了几次,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想来也是天意如此,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吧。
正累出了一身臭汗,冯奇忽然过来道:“楚将军,有位李将军要见你。”
我正擦着汗,听得这名字,怔了怔道:“哪位李将军?”姓李的人不少,也不知冯奇说的是谁。他道:“那人也没有。小人听得,那个副将自称姓‘瓢’。”
我道:“朴士免!”话刚出口,冯奇点头称是道:“对,对,就叫这名字。小人还在奇怪呢,心想怎会有这等怪姓。”
其实中原也有姓朴的,不过很少,难怪冯奇不知道。朴士免传话,来的定然是李尧天了。因为倭人来袭,李尧天奉命回国,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