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楚墓道德经原文 二一

了,人都有弱点啊。”

方子郊点头:“好吧,刚才你说的故事,又涉及到中国为什么一直搞不好的问题了。从先秦以来,法律就规定,一旦有罪,田宅家产甚至妻子儿女都要充公。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来中国旅游,在南京看见土地肥沃而荒芜,劝一中国商人置办田产,得到回答,很多事考虑了也没用,我们中国人和你们日本人不一样,谁知道房子什么时候会被烧?谁知道家人什么时候会被杀?我们无暇关注未来,只能暂且沉迷酒色。”

“扯到沉重话题了,跟我们无关,说点轻松的吧。”

“关系还是有的。”方子郊道,“只是我们无能为力罢了。”

李世江道:“我家那位过得很满意,说现在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我受她影响,也就得过且过了。不过确实我们无力回天,那么多专业搞政治的,那么多职业革命家,都没把国家搞好,我们这种外行,能有什么办法?从我懂事起,我就不愿思考这些问题,越思考越可怕。说说吧,那半篇帛书应该已经释出了吧?”

“基本释读出来了,也是一个故事,否则不可能。这故事可以确定在古书上出现过,并不是楚国人独创的。故事的基础,有一部分和《晏子春秋》里一故事相合。”

“哦,又有所本,那有没可能是现在人伪造?”

“这倒不至于,伪造的文字,专业人士用鼻子就能嗅出来。比如曹操的高陵,社会上都争论是不是真墓,是不是炒作。史学界也有人不信。但你看那写着随葬品的石牌,遣词造句,现代人谁能仿造?这么说吧,即便这抄的是《毛主席语录》,我也相信是楚国人抄的。”他用手指弹着帛书照片。

李世江哈哈大笑:“最后一句太精彩了。”

方子郊也笑:“这叫学者的自信。至于你说的文字所本,古代没著作权概念,大家你抄我,我抄你,故事雷同很正常,而且,那时写书又不为了出版挣稿费,人家完全是为了社会进步好吧。”

“哈哈,照你所说,先秦人都是活雷锋。”

“不完全是吧。”方子郊道,“游说国君,荣华富贵是一途,但主要还是为了改造社会,让百姓安居乐业嘛。”

李世江摇头:“你说别的流派,我都相信。要说纵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