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九洲公认的第一强国,大律无疑是一个风向标,也具备决定性的意义。大律启动战争,也真正的标志着,九洲乱世全面来临。
大律这个庞然大物的一举一动,无疑都具有最大的影响力。若然放在史书当中,大律参战,无疑就是历史的一个重大标志,一个重大节点。
大律的三线战场,对北策府,其实应该说对王策的战场,去年在战灵军团震撼九洲的隆重登场中,宣告了罪州战场的全面失败。
最终,大律以原北流的某些人口,也就是被俘的关章军将士的亲族,来把大律军悉数交换回去了,并与王策签订城下之盟。
大律在罪州的惨败,并未影响其形象和威慑力。战灵军毕竟是九洲幻想过,设想过,但惟独没亲自看见过遭遇的东西。
大律的东南路战场,是为了开辟粮道。在王策许诺不插手之后,东南路战场非常顺利,剩下的就是北方战场。
北方战场,大律以东北府和北方府为首,总计八十万大军,两线进攻蛮国。
一个专门为高级将领俯瞰战况,而搭建的高台上,大批年轻的年迈的将领流露兴奋之色。一年多的战争,有人生有人死,有人因无能被撤职,有人也快速凭战功而崛起。
苏仲言神色沉凝,并没有意气风发的迹象。凡是有一点理智的,也没人敢露出一丝自得。包括北方府大都督楚泊和北方战场最高统帅季孤城。
大律八十万大军,蛮国六十万大军,正在此地展开一次规模空前的大会战。
无数来自各国的探子,不论是明里暗里,无不发出了最震撼的感慨:不愧是大律,不动则已一动就是雷霆之势。
没人再关心北策府,因为大律和蛮国之间的战争,一年多以来,双方陆续总计投入超过二百多万大军。
九洲虽大,可至少有五百年都不曾有过如此规模的战争了。这里,成为了九洲所有势力关注的焦点。
……
一般的中等之国,根本养不起百万大军。除非是生死存亡的关头,否则一个中等之国断然无法动员百万大军。
综合国力强如北唐,平素也只敢养兵四十万,这儿指的是野战军。哪怕包括地方军,北唐平素也不过只有八十万。
以王策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