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手:“三位,你们走吧,悉心修炼就是了。至于国事,有朕在,你们不必操心。”
唐正耀三人面面相觑,不甘心的正要离去。皇帝忽然抬头喊住:“等一等。”
“王策,是我北唐能否成就千古霸业的关键一环。这件事,只限三位知晓。”
……
假期过后,王策重新在两衙上班,维持有趣而乏味的职场。不过,大约人人都知晓这位小爷是惹不起的主,一时半会没人敢来招惹他了。
于是,王策很没滋没味,偶尔倒是巴不得来几个二逼找麻烦。
不过,他王策的心愿估计是没什么指望了。光是十七岁的两衙总领,这就很是荒诞,凡是思维正常的官员都不会招惹他这个眼看就奔指挥使去的少年。
如果这还不够,平叛期间,王策节制两衙乃至大内营之举,足以表明王策上边有人,而且上头那个人还是大家的顶头上司。
吃多了撑的?去惹这一号混世魔王一般的主?皇室的下场还不够?传言,皇帝可是为了力保王策才有这次叛乱呢。
文官有风骨,可风骨那玩意不是教唆你去主动招惹混世魔王。又没公主给你救,你跑去挑战恶龙?那不是脑子进水了是什么。
一次的逼宫叛乱,给京城带来了一些挥之不去的血腥气,也带来了一些改变。
首先是朝廷上,王寿王首辅决意,等这一个时期过渡,便致仕返乡。这一个小道消息流传很广,王策知晓这是真的,皇帝已经批准了。
如果李渐离不死,估计就是由他入内阁。不过,这一个空缺的内阁之位,目前文官私底下争得很犀利。
其次,就是大江府的军事将领,基本从上到下,都被换了一通。不过,大江府的都督之位仍然悬空,不知是哪里冒出来的传言,说是解世铣将会上任。
坦白说,北衙和王策都以为,解世铣更适合做将军。不过,经过叛乱,王策倒是知晓皇帝为什么非要解世铣做北衙指挥使了。
一个谈季如已经心怀不轨了,如果北衙再失控,皇帝那基本等于成了瞎子和聋子。皇帝就是再有两个武帝,多半也不敢冒这种险。
解世铣做大都督是不太合规矩,一般都是直接退休。不过,指挥同知以下转入军队系统的倒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