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诸天我为帝 第十二章 纣王登基

这是一个圈套,他女儿也蒙在鼓里,那就危险了。即将登基的商帝性情莫测,平和淡然,不似多年以前的烈性,可越是如此,越要防备大商师出有名,对诸侯开刀,这偷学兵法,就是大忌。所以在听完兵法的讲述后,姜桓楚道:“焕儿,你好好跟随太子殿下学本领,至于推广兵法操练一事,为父会稳妥考虑的。”姜文焕一怔,没想到这么好的机会,父亲居然不采纳,但姜桓楚已经接着道:“殿下开恩,已经准许你入军舍学习,好好学,莫丢了我姜氏的颜面。”姜文焕又高兴起来,连连点头:“谨遵父亲教诲,孩儿一定好好学本领,报效家国!”人都有攀比之心,四大诸侯中,唯独他和伯邑考得入军舍,将来学得一身本领,自然能拉开东西和南北的差距,这等大好事被他摊上了,岂能不开心?目送儿子兴高采烈离去的背影,姜桓楚露出沉思。那些忌惮,倒是不必现在告诉姜文焕,白白招惹是非,因为也可能是他想多了。毕竟女儿即将贵为皇后,七年不离不弃的服侍,真得了太子的心,爱屋及乌也是说不定。只希望新帝登基后,一切如旧吧!…………自帝乙驾崩治丧,再到新皇即位大典,天下诸侯共聚,可谓盛事。顾承登基为帝,祭名改为帝辛,天下公称纣。这个纣正是“受德”的谐音,是口音相近发生的转化,而顾承并没有加以改变。后世很多人认为,纣王是周朝为了抹黑商朝最后一代帝王的谥号,按《说文解字》援引谥法的解释,残忍捐义曰纣,通俗点说,纣就是凶恶的坏蛋。这是侮辱性的称呼,周朝人称为商纣王,后世人亦称之,可谓从名字上就黑了个狠的。但实际上,这仅仅是一种历史臆测。关于“纣”,有“谥号”、“先号后谥”、“生前称号”等多种推测,各有各的见解。另一大观念,纣本就是帝辛的称号,只是后来被扭曲了字意。因为据研究,商朝是没有标准意义上的谥号制度的,《左传》中宋国大夫无谥号,被解释为是继承殷商制度的表现,既然没有谥号,即便周朝想黑,也不可能平白无故加个上去,那就显得太刻意了。

东汉末年的郑玄、唐朝的孔子三十一世孙孔颖达等大儒,就支持生前称号的观点,周朝黑的是纣这个字的意义,而非纣的称呼。也就是说,纣本来没有不好的含义,是后人因帝辛恶行而附会字意,使之带有贬义,连带着纣王成了暴君的代名词。从很多方面来看,这点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