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兀自剧烈起伏着。
听得道衍和尚眉头都不由蹙了起来。
他有些费力地理解着朱棣刚刚所说的那些话,而后立刻抓住了重点:“粮食?亩产数千斤?殿下您这是在说什么胡话?粮食亩产能有个两三百斤,便算是好年景了。”他虽是个不事生产的和尚,对这种事儿却并非不了解。
眼下当然是觉得朱棣在胡扯八道了。
“唉呀……”朱棣顿时都觉得自己是有罪说不清,急得长叹了一口气,赶紧解释道:“道衍师父,本王可以用性命、日后的前途成就为誓,本王说的绝对不是什么胡话!”
见朱棣如此郑重其事,甚至拿日后的前途成就来说道。
可见不同寻常了!
道衍和尚目光微微一凛,单手立掌看着朱棣,严肃地道:“还请殿下冷静些,将此事明白告诉贫僧。”
常识和固有认知让他下意识怀疑这事的真实性。
可道衍和尚还是不由得阴阳你有了种感觉——事情不得了!
见道衍和尚终于肯认真对待。
朱棣这才稍稍松了口气,沉默了片刻,道:“应天府那边弄出来了一种名为「红薯」的新粮食!”
“此物亩产可达到……三千四百七十一斤四两!”
“此事父皇的情报里写了,应天府那边甚至为此发售了一期号外期刊,专门宣传此事!这号外期刊本王也亲眼所见!”
“道衍师父应当明白。就算此事听起来再离谱,再令人难以相信……它也是真的。”
“报纸上说,朱允熥乃是因为在一本杂记上看到了此物,更为此寻找了十年,才找到了极少量的种苗。”
“本王觉得很可能还是朱允熥背后那位军师拿出来的!”
朱棣言简意赅、认认真真地把最关键的信息告诉道衍和尚,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与猜测。
道衍和尚自是相信朱棣的。
也很快听明白,同时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应天府小皇帝那边,的确弄出了这样的好东西,真正的「祥瑞」!!
神色之间不由出现恍惚。
呢喃道:“粮食……亩产三千多斤……这怎么可能?这世间如何可能有这样的好东西?不可思议……太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