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出身,却是推算不出。
一念既起,杨戬再不得安心,四处寻访,希冀有人能告诉自己。然而天庭威严,不可侵犯,更有太晨宫主、太清圣人等鼎力支持,众多修行之士俱都惧怕玉皇大帝威严,并不敢明言告诉,只是含糊其辞,推说不知。杨戬也不逼迫强求,只是四处寻访,希望有大能之人能告诉自己。
这日,杨戬来到玉泉山,这玉泉山中有位大能,乃是阐教门下,元始弟子,称玉鼎真人,居于此山金霞洞中。这玉鼎真人乃是神人转世,先天一块玉石修炼成形,根骨奇佳,拜入元始门下后勤修玉清仙法,修为更是高歌猛进,着实不凡。
此时,那玉鼎真人正自元神出窍,遨游八极,运阴阳,养水火,心念忽动,微微推敲,便知缘由,当下命门前童子道:“山中有一人,与我有缘,你可去接引。”
童子领了命,出得洞来,行不过里许,便见杨戬正在山中乱转,心下暗暗计较,“老爷说得大概就是此人了。”心思一动,便即大声喊道:“那青年,你在此作甚?”
杨戬闻言抬头看时,见那童子头挽道髻,宽袍两袖,一尘不染,心相俱生。知得不凡,当下应道。“仙童,你是此间山中常住么,可知这山中有甚大能之人?”
童子笑道,“你这青年好不知事,我家老爷乃是玉清圣人元始天尊门下弟子,可是大能?”
杨戬闻得是圣人门下,心下欢喜,连忙高声问道,“仙童可愿与我引见,感激不尽。”
童子却道,“你且随我来。老爷知晓你在此,特命我来见你。”
闻言,杨戬心下大喜,疾走两步,跟上那童子,走过几处林荫,尽是古木乔松,路径幽深,偶有白鹿仙猿,身影一现即没。到得金霞洞前,两人先后入内,见了坐在蒲团之上的玉鼎真人,童子躬身说道,“老爷,你要我接的人来了。”
杨戬慌忙拜倒在地,口中恭声道:“道长在上,弟子杨戬拜见。”
玉鼎真人轻挥道袍,淡然出声应道:“起来吧。”
然而杨戬却又连磕几个响头,口中求道:“万望道长垂悯,告知弟子出身,父母何在。弟子诚心,游历四处,却无人相告,道长道行精深,望道长告知弟子。”
玉鼎真人长叹一口气,轻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