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杰疑案》诞生之初,受到的质疑非常多,
因为以叙述性诡计为核心的推理小说有其先天性的缺点,
由于诡计重点并不在于案情推理,导致在文字上往往容易平铺直叙,读起来稍显沉闷,让读者在结尾前弃书。
所以,这类推理作品到底适不适合在报纸上连载?
这件事本身就要打一个问号。
陆时的解决办法是模仿东野圭吾的《谁杀了她》,一边连载、一边发动读者积极参与,利用调查问卷,让大家猜测谁是凶手、诡计如何,这样可以增加读者粘性,
但现在看,似乎没必要了。
陆时已经想好了,《罗杰疑案》不再以连载的形式发刊,而是直接整册出版。
他说:“《苏格兰人报》那边的连载,我想改发奇幻小说。”
听陆时这么说,夏目漱石有些遗憾,
但他知道陆时说一不二的性格,既然已经做出决定,那谁劝都不好使。
夏目漱石顺水推舟,
“嗯,这样也好。”
陆时笑问:“怎么忽然改口风了?”
夏目漱石挠挠头,
“你之前讲过悬疑小说的通病,《罗杰疑案》也是如此,避免不了某些不合理的地方。”
这是必然的,
任何推理小说都很难做到天衣无缝。
但陆时好奇夏目漱石觉得哪里不合理,说道:“你说说看。”
夏目漱石尴尬,甚至想抽自己一个嘴巴子,
他觉得《罗杰疑案》是伟大的作品,或许会有小错漏,但瑕不掩瑜,实在不是能妄言批评的。
但话已至此,不得不讲。
夏目漱石硬着头皮说道:“在小说的开头,波罗侦探就自述是罗杰老爷请他到村里退休居住的,也就是说,罗杰本来就和波罗有交情,而且交情不浅,是这样吗?”
陆时点头,
“嗯,这么想合情合理。”
夏目漱石继续道:“既然这样,在罗杰碰到敲诈难题时,为什么不去找大侦探求助,反而去找一个医生?”
陆时哈哈大笑,
“要是罗杰一上来就求助于波罗,早就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