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各种博物馆、风景区。你在想一下,这是多大的一个市场。”
许仕平听后皱着眉道,“市场越大,投入就越大,如果只是网上预订在加上一个全网的选座系统倒是简单,无非是加几台服务器是,但是我仍旧不看好在线票务的盈利,无非是大家到时候都各种补贴,以求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最后无非是在大家耗尽了资金之后,以并购的形势完成了市场的整合,现在入场,我看不到任何的必要性。”
宁远听完许仕平的话之后则是笑了笑,能在这个时间段,就看清了未来票务市场的发展方向,纵然有国内外其他网络应用的历史可以借鉴,但这种远见,绝对在同时代中算是翘楚了。
谷&;/p&; 2010年,移动互联网开始普及,不少中小票务厂商和团购网站进入市场。
在2008年,国内首个线上票务平台——格瓦拉成立,从此打开了院线电影在线购票的大门,从而解放了线下实地购票排队久、购票渠道单一的困局。随后,某团网开启了电影团购业务,并将其进行独立经营。
2013年电影票线上团购贡献了全年票房的16.72%。自打团购在市场上出现,就贴上了“优惠”“低价”的标签,因此相比线下会员和非会员的高额票价,电影票线上团购无疑是既便宜又自由的购票方式。
从此之后,大小互联网公司开始涉足票务这一电影业务板块,蜘蛛电影、抠电影、美团电影、猫眼、团800电影票、等相继出世,众多线上票务平台的出现,使得观众观影从线下购票逐渐向线上转变。
而b三大厂擅长的则是后发制人。
啊里上线淘宝电影不久更名淘票票,谋求独立发展。
百渡收购糯米团购,也开始加注电影票业
、万达成立了微影时代,推出微票平台,并开放信、扣扣流量入口给微票。
然后就惨烈的补贴大战。仅有两三年的市场竞争。
在2015年被系微影合并电影行业拥有先发优势的格瓦拉,国内最早进入这个在线票务的格瓦拉从此出局,令人唏嘘。
2016年以换股的形式推动猫眼与微影的合并,并开放信、扣扣入口给猫眼,在收购微影以后猫眼的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