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无妨。”
“炼神的修炼,和领悟意境,从本质上来说差不多。
都是师法天地。
只不过,领悟意境,是师法天地一隅,领悟的是天地一隅的变化过程。
而炼神,则更像是领悟一个定格一瞬。”
“天地?变化?定格?”
秦毅心生疑惑,不是说炼神是调整自身的神魂气势,模仿观想图的神韵吗?而且,在模仿神韵的过程中,自身的神魂就会壮大。
秦毅还在回忆自己对炼神的一些了解呢,柳鹏举就继续说道:
“天地之间,包罗万象,是一座大宝库。
其中,蕴含着无穷的奥秘,待我们发现。
秦先生可是知道易算之术?”
“可是那些街头算命之人所说的易算之术?”
“正是。”
柳鹏举点了点头,又问:
“秦先生对易算之术有何看法?”
秦毅本想直截了当地说这就是一些话术,一些模棱两可,可以随便解释的话术。
但他考虑到正在谈论的话题,试探着说了一句:
“易算之术,也是师法天地?”
“差不多。
易算之术,算的是未来变化。
人的一举一动变化纷扰繁杂,正常来算,哪是人能算的尽、算的清的。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
人算不清的东西,天地却能算的清。
天地包罗万象,无穷变化尽在其中。
我等凡人只需要将自身轨迹,与天地变化轨迹相互照应,便可以得到结果。
而易算之术,便是这种借助天地变化轨迹来推算未来变化的手段。
而《易书》,就是总结记录天地变化轨迹的经书。”
“这炼神,也是师法天地?”秦毅若有所思。
柳鹏举看了眼秦毅,见他眼中隐隐有了思索,便继续道:
“正是,炼神所需感悟的神韵,便来自于天地。
那种神韵玄之又玄,妙之又妙。
不可增,不可减。
不可偏,不可移。
差上一点,都能让其炼神的效果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