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
这些聚合体,便是可观测的大型粒子。
秦毅推测,这一聚合过程,要让这一群太乙粒子吸收大量的能量,才能诞生大型粒子。
就如同是龙卷风、台风等,同样需要吸收大量能量才会形成。
“照这种猜测来看,一旦这种大型聚合体崩解,那岂不是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不就是物质湮灭,质能转化?”
秦毅觉得,自己好像又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的本质。
“这样一来,所谓的质能转化,其实并不质量和能量之间的转化,而是可观测的大型粒子崩解为不可观测的太乙粒子。
高密度的太乙粒子在崩解中扩散,表现出了能量释放。
质量与能量,根本就不可转化。
如果宇宙是孤立的系统,那么宇宙中,质量是守恒的。”
思维稍微一打岔到质能转化上,秦毅很快又继续思考万有引力。
不过,聚合的过程并不一定需要高温高压的环境,毕竟龙卷风和台风,也不是说必须在太阳上才能生成。
只要温度和压强不太差,再加上一定的机缘巧合,就能形成。
从宏观上说,可以算是概率生成。
在实际物体中,因为环境较为复杂,聚合生成大型粒子的概率更高。
物体的质量越大,每时每刻生成的大型粒子越多。
有些人认为物体不会自发增重,不相信物质的诞生。
但是,所有物体都会放射的,大量的物质在放射中被抛出。
还有,作为标准质量单位的国际千克原器,增重50微克。
地球也比最初重了很多,宇宙里不太可能有那么多物质供它吸引。
别忘了,地球每年还有十万吨大气会溢散到宇宙里呢。
大型粒子的密度要远超太乙气海的密度,一大群太乙粒子聚合为大型粒子之后,会在原地空出大量的空间。
这造成了这一区域的太乙粒子的密度低,也就是太乙气海的压强低,与远处形成压强差,从而导致太乙气海大规模的流动。
“也就是说,星球在这宇宙中,就如同水池里的一个窟窿,不停地从吸引周围空间的太乙粒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