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满面的样子,可是遇到了什么喜事?”宁采臣放下手中的笔,看向诸葛亮。
“陛下何不猜上一猜?”诸葛亮买了个关子道。
“数来数去也就吕布那边了,那些世家老实了?”宁采臣道。
“陛下圣明”诸葛亮道,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根据锦衣卫的消息,数日前参加三川郡陆家庄聚会的家族都已经全部清理掉,其中在包括在我邺都的杜家和黄家,其他没有处理的世家也老实了下来,全力配合朝廷的政策,相信用不了多久,科举制和新土地政策就能彻底推广到全国,臣相信,一年,我晋国就能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人吃得饱,穿得暖....”
诸葛亮开口道,越说越兴起,在这个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哪怕是楚汉那样的强国,至少都有一半以上的百姓饿肚子,这还是不打战,不遇到天灾的情况下,要想彻底解决温饱问题,几乎是这个时代的一大难题,他刚刚虽然说一年后让梁国人人吃饱穿暖有夸大成分,但是也相差不多了,因为根据他的了解,自从东岩郡推行新土地政策,基本上每家每户都能有饭吃,挨饿程度虽然也有,但是很少,更是没有出现饿死人的情况,现在新政策实施,他相信,只需要一年,晋国就能大变样,这还是一年,那往后时间再多一些,几年呢,人人吃饱穿暖,绝对不是不可能,到时候他晋国又会是怎样的一副光景。
“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晋国,必将成为超越古今的盛世王朝。”宁采臣开口道,随后又道:“对了,郴县有个叫唐仁镜的人,还有个孙复,都不错,有空叫人把他们召到邺都来。”
“诺....”
随后的时间,晋国彻底进入平稳时期,科举制、新土地政策等各种政策有条不逊的实施起来,士子们忙着赶考,百姓则是热火朝天的瞒着分土地,种土地,宁采臣的时间也松懈了下来,除了重要是的事情需要决策,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诸葛亮、陈宫、纪铉等人去做,他做起了甩手掌柜,除了掌握大概方向,其他一概不过问,事实上,现在晋国的内部进入平稳发展,又没有外敌入侵,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事,一直防备的汉国也没有什么动作。
...........................
三川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