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撩动人心的玩意儿。
这些文书案牍还有铜条被军卒从密室搜出来之后全部被沈浩要求集中在叶府的堂屋里,然后由八名校令一份一份的分门别类的放好。而分拣的依据是按照衙门类别来的。比如说地方衙门的就归到一起;六部的就各自归到一个类别;军伍的、牙行的等等都以此类推。
沈浩很意外的是叶澜笙这个文官之首,怎么还有这么多和军伍的文书、信件?里面的内容也是让沈浩大开眼界。
军伍看起来似乎还算团结,对文官们常年的打压也显得很有韧性,虽然处在下风,但也不算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可谁能想到军中这么多人都在和叶澜笙眉来眼去,明面上咒骂着文官们不当人,可暗地里又在向叶澜笙各种通风报信,一副“自己人”的样子。
不单单有卫戍的人,四大方面军和边军里这样骑墙派同样不少,而且都是些官职不小的军中将领,许多都是沈浩听说过的名字。
如此一来,沈浩也就对多年来军伍长期被文官们打压得抬不起头就不再见怪了。
当然那,在这些信件和案牍里也少不了玄清卫的那一份。只不过玄清卫到底属于皇帝亲兵,地位不一般,而且庞斑的管理向来蛮横,三心二意的人爬不上来。所以这些信件和案牍多半都是各地千户所的官职,没有属于镇抚使一级的人物。这也好歹让沈浩松了一口气。不然这事儿又得多不少变数。
直到午时过后叶府的第一次搜查才算完成。后面会将现阶段搜出来的东西全部带回黑旗营在指挥使衙门的临时驻地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归纳。这些将作为案件的初始卷宗放在黑旗营内,作为之后的正式案件卷宗的基础。
申初时,沈浩离开了叶府,亲自带着五十名黑旗营精锐,以及一百余禁军士兵一路押运着这些搜刮出来的二十余车文玩奇珍和文书案牍资料返回了指挥使衙门。到了指挥使衙门之后就算是彻底安全了。
运回来的东西开始进入正式的整理和归卷,这些沈浩都让王一明亲自盯着,东西不能少或者损毁,也不能遗漏或者错误。至于那些财物的价格方面,这一次沈浩同样极其谨慎,拍卖行的人估价是多少他就填多少,不增不减,而且还给每一样财物都编了号,力求做到一件不少。
这些东西虽然好东西很多,